在车市增长步伐不断放缓的背景下,对车企而言,如何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尤为重要。从当前中国车市格局来看,无论A级车还是B级车市场,车型销量集中度都在不断增加。A级以下市场虽是自主品牌老牌根据地,但也面临合资品牌的继续下探。“贴身肉搏”成为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关系之间最好的注脚。与轿车市场竞争激烈、近乎饱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高速增长的SUV细分市场犹如僻静的桃花源福地,让吃螃蟹的长城汽车业绩一骑绝尘,引人侧目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看重SUV市场,而伴随着国人的消费升级,SUV也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理想选择。笔者试图通过对近年来SUV市场数据的分析,来寻找关于SUV市场未来发展的某些启示。
SUV“金字塔症候”好转
从数据来看,SUV正在由“金字塔结构”向“橄榄形结构”转变。
2013年,中国SUV细分市场销售298.88万辆,同比增长49.41%,2012年,SUV市场累计销量为183.7万辆,一年间,市场增量超过115万。
2013年,国内SUV销量排行榜前15位共计销售184.77万辆,超过SUV细分市场2012年全年销量,占2013年SUV细分市场总销量的61.82%。同时,与2012年SUV销量排行榜前15位的140.14万辆相比,增量超过44万,同比增长31.85%,与SUV细分市场49.41%同比增速相比,明显放缓。
2013年,SUV销量排行榜15位以后车型销售114.11万,与2012年SUV排名15位以后的43.56万辆相比,增量超过70.55万,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161.96%。
2012年在SUV销量前15名的自主品牌车型有6个,分别是长城哈弗H6(11.22万)、奇瑞瑞虎(10.55万)、比亚迪S6(8.69万)、长城哈弗H5(5.03万)、长城哈弗M4(4.83万)、众泰5008(4.71万),共计销售45万辆,占2012年SUV销量排行前15位的24.5%。
2013年在SUV销量前15名的自主品牌车型有5个,虽然比2012年少了一个名额,但五款车型共计销售59.23万辆,比2012年的45万辆增长近15万,占SUV销量排行前15位的比例也由2012年的24.5%,上升到2013年的51.91%。其中哈弗H6(21.78万)、长城M4(12.81万)、比亚迪S6(9.32万)、瑞虎5(7.83万)、长安CS35(7.56万)。值得注意的是哈弗品牌继续一枝独秀,2013年哈弗H6销售21.79万辆,比哈弗H6去年11.22万年销量,增量多出10万辆,占据大盘115万增量的9.1%。
SUV大盘:少数派游戏
对比49.41%的大盘增速,2013年SUV市场的内在结构并未发生太大改变。
根据选车网数据,2012年统计在册的SUV有64款,2013年则有82款。也就是说SUV细分市场的平均线,在2012年,总销量需要达到2.8万辆,月销量在2300辆左右;在2013年,年销量需要达到3.6万辆,月销量在3000辆左右。
2012年,如果以2.8万辆的年销量为平均标准,那么,2012年达标的SUV车型有20个,不达标车型有44个,不达标率是68.75%。
2013年,如果以3.6万辆的年销量为平均标准,那么,2013年达标的SUV车型有31个,不达标的SUV车型有51个,不达标率是62.19%。在2013年不达标的SUV车型中,自主品牌有40个,合资品牌有11个,其中马自达CX-5(2.25万)、斯柯达野帝(4090辆)、铃木锋驭(1627辆)的糟糕表现主要是因为其上市时间过短,其他不达标的SUV则大多集中在中高端SUV领域。
即便是以月销2000辆,也就是年销2.4万辆作为及格线,那么2013年,也有40个车型达不到这一标准,不达标率超过48.78%。
因此2013年SUV市场也注定是少数派的游戏,即便看起来这个情况略微的好转。
各系SUV近三年来表现
近三年来,自主品牌获益“钓鱼岛事件”最明显,韩系增速相对较慢,新品投放不及时,美系2013年最凶猛,德系牢牢把控高端SUV细分市场,日系则正在有序的复苏当中。
笔者根据选车网数据,整理了2011年1-11月到2013年1-11月的销量三年来的各系SUV市场占有率的变化:
2011年1-11月,日系、韩系、德系、自主品牌占有率分别为34%、17%、12%、37%。
2012年1-11月日系、韩系、德系、自主品牌占有率分别为27%、15%、17%、41%,而2012年1-11月,美系SUV只有别克昂科拉上市只有一个月,销售6025辆,份额忽略不计,但拉开了美系进军SUV市场的序幕。
2012年因“钓鱼岛事件”,日系份额开始下降,自主品牌、韩系SUV、德系SUV受益。与业内共识不同的是,韩系并未大强度的挤占日系SUV份额。
2011年1-11月,韩系SUV销售23.76万辆,2012年1-11月,韩系SUV销售24.85万辆,同比增量在1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也仅有4.61%。与其说韩系SUV挤占日系SUV,倒不如说韩系SUV借助“钓鱼岛事件”成功上位大众认知意义下日系SUV的“可替代品牌”。
“钓鱼岛事件”让日系SUV损失了至少20%的市场份额。日系SUV在2012年1-11月共计销售46.28万,同比2011年1-11月减少2.43万辆,同比增长-4.99%。按照2012年SUV市场22.7%的增长速率计算,日系SUV在2012年1-11月大约损失了10.5万辆的市场增量,加上同比2011年1-11月减少的2.43万辆,日系因“钓鱼岛事件”至少损失了13万辆的市场份额。
其实,真正挤压日系SUV的是德系SUV,2012年1-11月德系SUV销售28.83万,同比2011年1-11月增量超过11.26万,同比增长超过65%。
同时,“钓鱼岛事件”也为2012年自主品牌SUV的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,2011年1-11月销售52.23万辆,2012年1-11月销售69.09万辆,同比增量超过15.86万,同比增长29.81%。
峰回路转的是2013年,2013年1-11月日系、韩系、德系、美系、法系、自主品牌占有率分别为21%、14%、14%、8%、2%、41%。
2013年1-11月,日系SUV、韩系SUV、德系SUV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,日系SUV份额的下降,一方面是处在“钓鱼岛事件”的持续复苏;另一方面是因为美系的快速崛起,挤压市场份额。韩系SUV份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大盘增量迅速扩大下,新品投放不相匹配,2012年1-11月只有4款车型,2013年1-11月有5款车型;德系SUV份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大盘增速迅速扩大下,新品投放较少,只有奥迪Q3和斯柯达野帝,奥迪Q3将随着佛山工厂落成持续放量,斯柯达野帝也将随着时间推演获得应有的市场份额。
与快速崛起的美系相比,慢热的法系只是刚刚开始,2013年1-11月标致3008的投放,也开始SUV“上量”之路。
2014年的双线战争
目前,1+1>2正在在急速扩张的SUV市场上被演绎的风生水起。目前,合资品牌SUV市场已经形成了高低配的“双子组合”,比如福特翼虎、翼博,现代起亚ix35、途胜,日产逍客、奇骏等等,抱团意义一方面是建立品牌防线,行成防御壁垒;另一方面是占领不同价格区间,实现产品上量。而从2014年各车系SUV新品投放中,可窥各车系在新的一年里的产品战略部署。
首先是小型SUV市场将迎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的“白刃战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4年将有近20款小型SUV密集上市,成为引爆小型SUV市场的催化剂。合资品牌正在成规模的瞄准小型SUV市场,下探成为必然。未来,标致2008、大众Taigun、丰田小型SUV、本田Urban、现代ix25、雪铁龙为C2AIRCROSS、雪佛兰Trax等各合资品牌的小型SUV都将粉墨登场,尽管部分车型还未露面,但产品的参数、配置等大部分信息都已披露。
随着合资品牌在小型SUV市场陆续发力,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“壕沟”正在继续加深。与合资品牌针锋相对的是自主品牌的集中发力,上汽MG CS、广汽GS3、比亚迪S1、哈弗H2、天津一汽T012等多款自主品牌的小型SUV也陆续投放市场,自主品牌面临压力巨大。2013年SUV市场的“自主与合资共荣”的局面或许会迎来嬗变。
其次是中型SUV市场也将迎来“布防战”和“闪电战”。“布防”的是日系SUV,根据目前信息2014年丰田将推出全新一代汉兰达,东风日产将“加码”SUV市场,投放两款重磅SUV车型——新一代奇骏和新一代逍客。国产后的马自达CX-7也将为马自达带来比2013年更为振奋的消息,新产品的投放对巩固日系SUV防线,强化日系复苏无疑有着重要意义。2014年的法系也不甘寂寞,雪铁龙也将参与到中型SUV的混战当中。面临2013年福特翼虎、翼博的风头,通用也耐不住寂寞。2014年,别克别克中型SUV也将上市。2011年年末,通用昂科拉光彩夺目,但旋即被福特翼虎、翼博的“闪电表现”抢尽风采,2014年,别克中型SUV能否创造又一个美系SUV闪电神话,我们需要拭目以待。
2014年,在近乎于“最后一片蓝海”的SUV市场中,自主品牌也同样不甘寂寞,朝着大轴距、高配置、高性价的方向发展,这其实夹在“合资下探与消费升级”中间的自主品牌的无奈之举,当然这也是“向上竞争”的不得已之举。这其中,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哈弗H8,延期三个月上市的消息让其处在风口浪尖,对H7/H9或将产生不利影响。长安CS75、比亚迪S7、莲花汽车T5、帝豪EX8、纳智捷U6、海马S71.8T版本、陆风X7、北汽幻速S5、等都将悉数登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在国内经济环境、车市环境等多种因素发生变化后,商用车细分市场出现新一轮整合调整。越来越多的商用车企业纷纷进行“商转乘”的尝试,将眼光瞄向甚至已经挤进未来增长空间可期的SUV市场。去年12月,潍柴发布了轻型车业务领域打造“英致”品牌、而福田都也开始插足SUV市场,代号U201的福田SUV获将今年上市。
总体上讲,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正在形成两大交锋的战场,一方面是合资品牌杀入自主品牌小型SUV的大本营,另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开始看齐合资品牌,越来越大的SUV也走上了“直面合资”的道路,在品牌力羸弱的困境下,绝地反击的“性价比”成“硬通货”。
目前来看,SUV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进入到“白热化”阶段。无论是合资品牌、自主品牌,还是以前的商用车品牌,进入这个市场的动力是“利润”,这颇有些类似“犹太人与中国人开加油站的故事”,而激烈竞争自然延伸出“谁能存活”的课题,从目前中国SUV市场销量仅占中国汽车年度产销量的10%的比例来看,中国的SUV市场还将有一段时间的“快速发展期”,只是我们不知道,未来,在合资与自主之间,在先来者和后入者之间,究竟谁能笑到最后!
【文/林燃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声明:本文由林燃原创,首发凤凰汽车,修改后发布车主之家。
邮箱:1518383550@qq.com
提交评论0/500字